矮肋式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2022-11-22 16:03:47

第一部分 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发展历史及设计

0 引言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我国也已进入交通强国建设时期,从现在到2035年,是我国桥梁工程领域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1]。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到2019年年末,我国公路桥梁已有87.83万座、共计6063.46万米,比2018年增加2.68万座、494.86万米,其中特大桥梁5716座、1033.23万米,大桥108344座、2923.75万米,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建设强国,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小桥梁数量在我国公路桥梁数量中仍占据绝大比重,其里程数也占据较大比重。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已建成的公路桥梁较高频率地出现了病害过早发生、结构损坏甚至垮塌的现象,也暴露出我国公路桥梁在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建设以及管养方面存在的很多不足,而在这些病害桥梁中40m跨径以下中小跨径桥梁占到桥梁总数的90%以上[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对中小跨径桥梁的建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设计标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些梳理,并对其设计方法作简单叙述,有助于加深对中小跨径桥梁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1 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史

桥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7000年-4000年)就已经出现,但是人类以土、木、石等材料作为桥梁主要建设材料的时代直到近代钢筋混凝土的出现才正式宣告结束。

1.1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出现

1867年,钢筋混凝土的发明掀起了世界工程建造领域的一轮新革命,钢筋混凝土不仅造价比钢结构要便宜,而且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耐火耐热,此外也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等等,这些优点使得钢筋混凝土逐渐成为

图1 钢筋混凝土发明者-约瑟夫·莫尼埃(1823-19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