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等级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3 14:19:32

某高等级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

文献综述

摘要:成绵高速运营多年,随着交通量的迅猛上升,以及道路上重型车辆数量日益增加,水泥路面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诸如破碎板、纵缝、横缝、唧泥、角隅断裂等病害相继出现,严重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且维修困难、费用高[1]。在旧水泥路面维修改造过程中,加铺沥青层已成为目前公路改造采取的重要手段。层间结合以及反射裂缝控制是该手段的重要内容,针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难点,通过路况调查、方案设计、理论分析、试验检测等系统研究和施工实践,需配备一套完整的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技术。采取该技术能有效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高、造价低、施工方便、对交通环境影响小等优点[2]。本设计主要分析和讨论了高等级公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系统改造措施和施工要点,并讨论了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反射裂缝;沥青加铺层;层间结合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水泥路面的大量修建,推动了沿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就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状况而言,在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技术问题,尤其是一些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及车辆的行驶安全。加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会随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逐渐衰变,当路面的使用性能退化到某一规定的限值标准,或者其承载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时,需要采取修复措施以恢复或提高其使用性能。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已有混凝土路面进行维修改造,确保路面的使用质量,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是混凝土路面大规模建设之后道路工程界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据统计,2005年全年新建公路12.12万公里,而改建公路达19.53万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的一个主要项目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层。

现以四川省成绵高速公路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设计为例,详细说明沥青加铺层的系统改造措施和施工要点,并讨论了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成绵高速公路起于成都,止于绵阳,双向四车道,全长91.7公里。2003年成都城北收费站日均混合交通量23543辆,绵阳磨家收费站日均混合交通量9925辆。成绵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南北向的一条主要经济干线,是一条全封闭、全立交、高标准配套的现代化高速公路。

经过多年的运营之后,如今成绵高速公路各路段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诸如破碎板、纵缝、横缝、唧泥、角隅断裂等病害。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影响道路的服务质量甚至行车安全。该高速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尚未达到其使用寿命,采取沥青加铺层措施进行改造,还能继续发挥其使用功能。本设计着重介绍四川省成绵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改造项目,改造里程为K66 460.00至K68 000.00。希望经过精心设计、严格施工,成绵高速公路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路面工程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应用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旧水泥路面的维修和改造方案的设计、决策、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2.1国外研究简介

国外对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的研究较早,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美国在多条试验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设计理论和方法。

2.1.1 ARE(Austin Research Engineers)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