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
为了跨越各种障碍(如河流,沟谷或其他线路等),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梁和涵洞,因此桥涵是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市高架道路的修建中,桥梁往往是保证全线早日通车的关键。在经济上一般来说桥梁和涵洞的造价所占公路总造价的10%到20%,而且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其所占比例还会加大。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已经成为国内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材料,而且预应力技术已经扩大应用到型钢、砖、石、木等各种结构材料,并用以处理结构设计,施工中用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预应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近二三十年来,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修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发展起步早,发展快,在全世界很快得到大规模广泛的运用。在桥梁设计,结构分析,实验研究,预应力材料和工艺设备,施工工艺方面日新月异。近20年来世界上各国的桥梁工作者致力寻求桥梁结构的功能与经济、美学的辩证统一,创造出不少典型桥例推动了桥梁工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2.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欧洲起步晚,但近对年来发展迅速,虽然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不断地发展,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T型梁桥在我国公路上修建最多早在50、60年代,我国就建造了许多T型梁桥,这种桥型对改善我国公路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上修建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上简支T型梁桥(或桥面连续),如河南的郑州、开封黄河公路桥,浙江省的飞云江大桥等,其跨径达到62m,吊装重220t。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是一种简支T形梁结构,具有吊装轻,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施工简单、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桥梁建设所采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