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临时结构安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20 09:54:51

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领域,随着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这些年来桥梁垮塌事故不断,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注意,然而对桥梁工程的风险评估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加强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1年,马耳他会议以后,我国桥梁工程界开始关注桥梁风险评估问题。2002年同济大学和香港奥亚纳公司(ARUP)组成联合体,对上海崇明越江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风险评估。研究分为17个专题,对施工和运营期间桥梁方案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了研究。研究涉及到了桥梁大风、地震、船撞、施工等各个方面,是我国首次运用风险评估方法辅助桥梁工程决策,大大推动了我国桥梁工程风险评估研究。2003年,同济大学的范立础院士关于《大型建筑工程风险评价与保险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项目立项。2004年6月南宁大桥业主委托同济大学对南宁施工的工程风险包括大风、地震、船撞、车撞、火灾、蓄意袭击等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应对措施。2004年8月,刘志文在其博士论文《缆索承重桥梁的抗风风险评估》中以苏通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缆索承重桥大风灾害的风险评价体系。2004年9月,张风华博土在其博士后工作报告《大型建筑工程及城市风险评价与保险研究》中,研究了大型建筑项目(以桥梁为代表)的风险管理。2007年上海城建集团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常州高架工程展开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手册。201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下发《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版,该指南标志着公路桥梁和隧道风险评估制度将在全国推广实行。

在风险流程的管理和应对上,国内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张柳煜系统地介绍了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桥梁建设工程、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的特点,应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为了增强直观的理论性研究,识别并对桥梁施工的几个控制要素进行分类(时间、成本、进度),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一致矩阵的优势对项目的总体风险进行了评价,给项目的决策者提供一个原则性的方法和思路。王诗青定义了桥梁风险和桥梁风险评估:开发了公路桥梁风险事故管理系统;突出了风险识别综合法;对已有的风险估测基础模型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总结和完善阐述了桥梁风险评价指标和接受准则。

目前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应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系统或工程的某一部分进行风险估计,得出风险值的大小排序。如:事故树法、影响图法、风险评价矩阵法、控制区间记忆模型、蒙特卡罗模拟法、模糊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这为早期工程方案选择和合理的成本估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工程施工过程主客观上的复杂性,特别是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复杂条件的影响、及评估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难度较大,如何建立和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体系将是一个亟待解決的问题。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桥梁施工阶段安全评价可以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率。桥梁因施工条件复杂,建设条件各不相同、施工环境差、拥有很多风险因素等原因,施工风险一直是居高不下,一直都是工程领域安全监管的重点部分。近几年来,事故呈现“易发、频发、多发”等特点,且许多重特大事故基本都发生在桥梁工程上,社会影响极大。因此,控制好桥梁工程安全事故是改善交通建设领域安全形势的关键。安全生产重在预防。风险评估作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已被各行业广泛采用。桥梁施工阶段风险分析能够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因素,必须要早识别,识别之后便进行判断其严重程度,最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率。

桥梁施工阶段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施工参与方各方的经济效益风险和效益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是相同的,所谓所含的风险越大,工程建设带来的收益也相应地丰富。因此只要工程建设单位能够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和管理系统,尽管风险因素很多,经济效益自然也会很大。只有对风险因素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合理的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的控制施工质量、有效的降低风险给工程造成的损失。

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安全评价是施工领域的进步;桥梁施工过程安全以及桥梁施工质量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利用安全评价理论来解决桥梁工程设计和建设中的复杂决策,提高我国桥梁施工水平,已成为近年来处理此类问题的新思路。风险分析已经在诸多领域都有了比较成功的研究并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就。但对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