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温州港的崛起:1937年-1942年文献综述

 2022-09-02 20:52:12

抗战期间温州港的崛起:1937年-1942年

摘要:温州港是东南滨海的一个商港,有瓯江及南部诸水流入,汇入东海。开埠于1877年,由于自然条件的局限始终贸易萧条,缺乏发展的契机。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对中国沿海港口采取封锁政策,禁止中国船舶出入,致使中国沿海港口贸易陷入危机,温州港却在这一环境中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一跃成为抗战期间西南地区的物资中转中心。

日本海上封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沿海各港口贸易及中国抗战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对此国民政府在初期采取了缉私和交通管制的方式应对,成效不大,反而使贸易陷入更加困窘的局面。于是国民政府改变政策,公开利用走私来突破日军的封锁。在此背景下,温州航运商人根据日军封锁政策的变化及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航运突破行动,使温州港开始崛起,并为抗战做出了贡献。随着日军封锁政策的加强,温州港的繁荣消失,贸易停滞。虽然温州港的繁荣时间短暂,但其航运突破对抗战及战时后方的经济生活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民政府; 浙江; 温州港

一、文献综述

关于温州港在抗战时期崛起的原因,涉及到了日本海禁政策变化、国民党缉私、通航等政策改变、温州地理位置、民间商人行为等众多因素影响。故而涉及的相关文献较为分散,能综合剖析的更在少数,且由于温州港在沿海港口中发展时间晚,航运量少,相较于杭州、宁波等地港口,在航运史的研究上属于冷门,除本土学者有专门研究外,在其他著作中皆不作为分析的典型,只是一笔带过。

1、战时温州港航运贸易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