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教育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
教育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所必须关注和发展的一块内容,好的教育能成就一个人,更能决定一代人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重视创新人才的获取,而创新和教育相关的无疑就是科学教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互相比较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而美国的成功无疑跟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美国作为一个创新大国,我们更应该来关注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科学教育差异。很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从各方面对美国的科学教育进行了解剖,研究工作已是面面俱到,但作为一个物理师范生还是有必要再做一番讨论的。
关键字 科学教育 美国 教育体系
正文
中美科学教育的对比研究这个主题已经在国内展开了很深入的研究,各家各户已经从各种角度进行了说明,这块内容的研究资料在网上已经非常齐全。那么我们是否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研究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代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教育观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必然也是更新换代的非常迅速,所以这是个永恒的话题。要想不落后,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前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在其论文《中美科学教育比较》[1]一文中,分别从课程与教材和教学理念两个角度出发,对中美科学教育进行了比较。首先在课程与教材方面,中美科学的一个区别就是美国的科学教材经过长久的整合之后,编写更具有综合性,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主要的概念变得更加统一。而中国的科学教育长期实行分科教学,各门课之间缺少整体上的互相联系,所以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同时,他对美国课本丰富的插图也很肯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教学理念方面,他认为是中美科学教育差异的根本。讨论的角度非常全面,比较了我国严肃的科学教学课堂和美国活跃的教学课堂,我国主次分明的师生关系和美国师生之间的其乐融融,我国轻实践重理论的劣根和美国对实践的重视程度等。此外他还发现中美科学教育带出的科学成绩比较,应试教育的我们也没有多少大的优势,这跟我印象中的结果截然不同,让我感到很意外。
李梦洋和罗悦合作写的论文《中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比较》[2]一文中,他们除了提到科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差异,教学方法与探究过程中的侧重点之外,还讨论了科学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这两个因素。科学教学资源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美国拥有丰富的公共教育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数量齐全,种类繁多,为科学教育开辟了完美的第二课堂场所,而我国目前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么我们的国家,应该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建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