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阅读疗愈视野下的《没有人喜欢我》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3-09-11 10:25:27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有人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即是情绪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情绪确实是人类行为的推动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情绪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生涯发展等均有重大的影响。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且不说成年人,即使是未成年的儿童也不能选择地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儿童期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几乎能决定儿童未来一生的幸福与成败,这里不仅仅指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发展。而在思考如何进行我国中小学生情绪方面的心理辅导时,绘本的出现无疑是一种良好的辅导媒介。绘本与情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需要一种途径将他们联结起来,这就是阅读疗愈。基于情绪发展的重要性、可培养性及绘本的适切性,本课题将从发展性辅导的角度出发,以阅读疗愈的理论为基础,选择了绘本《没有人喜欢我》,探讨该绘本对儿童自卑情绪的辅导效果。

(一)核心概念

1.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人的情绪又天生也有后天控制的成分。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则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行为,情绪的运用对个体会产生建设性或破坏性的影响。个体如何运用策略转换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将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本课题主要探讨如何克服青少年消极情绪中的自卑感。

2.阅读疗愈

阅读疗愈又称为阅读疗法或读书治疗。

“读书治疗”这一术语最早是由Samuel Crothers 1916年在《AtlanticMothy》使用,。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的读书治疗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图书管理员开始编制文学作品书单,以治疗为目的帮助人们修正他们的想法,感觉或行为,咨询师和图书管理员共同为来访者所经历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而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每一个朝代也都拥有丰富的读书治疗的思想和实例,尤其是从宋元开始,人们从读书中获得身心受益的案例比比皆是。指出自从年开始读书治疗在每一个助人的专业中都有使用,包括学校咨询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护理员,教师以及图书馆员。

王万清指出阅读疗法就是咨询员选择图书为心理治疗的媒介,利用图书的文学内涵,图片的启发性,唤起当事人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认知和情绪经验,融合咨询员与当事人讨论图书内容的互动历程,产生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促使当事人针对心理困扰的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或对问题有所领悟而豁然开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