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专家型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3-09-13 09:05:08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中,数据依然蕴藏着丰富的应用价值,但对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还远远不够。可以说教学应用大数据分析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利用课堂教学的相关数据来客观地评价课堂还做得很少。而且,在教学研究领域,针对课堂互动作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被广大教育专家认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反思性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其他教师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状况来对教学进行反思并且通过反思来改进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语文这门课程,要想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就必须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读、写的互动,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国家语文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进行积极的互动,并且教师应该把握好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使语文课程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可是长期以来,国内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主要见于师生关系以及师生教学言语的研究之中,作为多种师生关系以及课堂教学言语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且多数研究集中于教学艺术、运用技巧、教学语言技能构成等理论方面的探讨,而真正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课堂言语互动行为进行结构化,量化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用于记录和分析课堂中师生语言互动过程及影响。弗兰德斯在调查中发现了“三分之二”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大于优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话,而在课堂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话,在教师讲话的时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并且在直接影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分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发面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为研究工具对小学讲授型课堂进行大数据分析,旨在以数据的模式直观的反映当今小学语文讲授型课堂的现状,从而建立标准的语文授课的范式,可以更明确、系统的训练师范生。

(二)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分析

1.基于FIAS的课堂言语互动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标准要求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逐渐提升,这使得广大教育者与学者关注起教师教学课堂的研究。而对于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量化分析研究,最有显著影响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弗兰德斯提出的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简称 FIAS )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尤其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运用,FIAS传统的编码已不能完整地反映课堂教学语言互动方式,因此,掀起了一股FIAS的改进热潮。Amidon曾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的部分交互行为加以细分,将编码总数扩充至24个,最终形成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修改提议。在国内,2003年,宁虹和武金红做了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运用、包括对编码过程的改进、通过绘制动态曲线描述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借助访谈等辅助手段来支持弗兰德斯互动分系。2004年,顾小清和王炜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将教师语言中的提问行为进行细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同时增加了学生语言行为的类别,能够更加细致地得到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还将“沉寂与混乱”细化为三类:即无助于教学的混乱、思考问题和练习;增加了技术维度的编码项,进一步反映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2010年,金建峰和顾小清对ITIAS进行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用于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应用研究。2011年,马丽从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反馈系统、网络等互动技术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一套课堂互动技术系统下的课堂交互行为编码表。

关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以“弗兰德斯”为检索词,在“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对1988年到2019年的有关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研究进行全文检索,共有245条结果呈现,经过筛选发现关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研究有144篇文献,而其中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有72篇文献,再经筛选,其中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相关的仅有3篇。通过这样的搜索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基于FIAS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研究,关于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甚少,而关于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则几乎没有。

通过以上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研究的相关整理可以发现,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系统的改进上,而对于其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区分年级段、区分学科的基础上的教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几乎没有,这主要是由于时代、地域、学科差异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缺陷逐渐显现,而且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提供了一种研究课堂教学语言互动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跟进时代的课堂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对该系统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在这些改进中,多为加入技术类的研究,多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而基于学科特征的语言互动分析比较少,尤其在小学语文学科领域内的研究还很少,鉴于此,笔者将 FIAS 应用在小学语文专家型课堂的研究中。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以“课堂师生互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13348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874条,博硕士论文600条。由于数据量过大,不方便查阅,笔者又以“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对有关小学语文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进行全文检索,共搜索到文献996篇,其中期刊文献21条,博硕士文献10条。通过分析,整理出各年度数量分布图,如图1、图2。

图1 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研究文献年度发展趋势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