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造的一套融合了动作、语言和舞蹈为一体的教学法。自奥尔夫教学法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尔夫教学法抓住了小学生的特点,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课堂中加入了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小学音乐课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当前有诸多学者对这套教育法作了多方面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的检索以“奥尔夫教学法”和“小学音乐教育”为主题共检索出相关论文16篇,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相关研究尚未搜索到。众多研究中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目前的情况而言,教学总体状况并不是那么得乐观,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首先,在很多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音乐教师太过于看重音乐技巧和一些非常专业的知识,并没有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课堂,无论学生在课堂中的关注点在哪儿,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课堂知识,这些都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次,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抓住小学校音乐教学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在进行教学任务时首要的就是应该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进行因材施教,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说,其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比较重要的就是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按照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进而让学生喜欢上音乐。
观点二:奥尔夫教学法融入到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部分学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更加的凸显人性,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国的本土化音乐教学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也是奥尔夫教学法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认为奥尔夫教学法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通过对部分学者研究的分析得出以下观点,第一,根据笔者对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了解,在很多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音乐教师太过于看重音乐技巧和一些非常专业的知识,并没有注重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课堂,只专注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在进行教学任务时首要的就是应该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进行因材施教,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质量。与部分学者观点大致相同。第二,奥尔夫教学法弥补了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将肢体动作带入到音乐课堂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奥尔夫教学法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的思维还不成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将自己的的思维保持在课堂氛围之中,然而奥尔夫教学法正是抓住了学生爱玩的特性,将这些娱乐理念带入到音乐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与部分学者观点大致相同。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作为即将投入教育工作的音乐师范毕业生,研究此课题对以后的教育工作具有极大的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