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一)研究背景
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近几十年来,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而笔者自从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后,便会有意无意的关注身边与幼儿有关的事,笔者发现身边的家庭亲子互动多为父母主导,而由于各种原因父母与幼儿的互动比较少,并且当幼儿犯错时多以打骂为主,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大部分家长与幼儿的互动状况如何,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笔者发现的问题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家长的身上吗,还是普遍存在着?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选定了此次的研究内容,希望能够为开展家庭亲子互动提供有效的策略。
(二)概念界定
1.家庭
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1]
2.亲子
在我国古代文言文中,“亲”指父母,“子”指子女,“亲子”是指“人或其他动物的上一代跟下一代”,“上一代”可以理解为双亲或隔代双亲以及其他教养者,“下一代”是指未成年子女。[2]
3.亲子互动
章人英在社会学词典中关于互动的概念:互动即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从定义可以看出,互动的产 生必须有几个条件:①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②结果:经过相互作用之后产生了相互影响。[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