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我国动画片开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它是当时一绝,但是国内未能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使得技术停滞不前甚至落后于国外。在进入80年代中期,国外的动画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中国目前的动画片市场中,主要以中、美、日三国动画片为主。随着国内要求加强发展本土化动画片的呼声的增高,国内动画片的制作水平在逐年提高,内容和题材更为丰富,中国的动画市场正一点点形成规模。2006年,国家出台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对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作出了部署。
目前,动画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能帮助人们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丰富精神生活。由于动画产业的高速发展,优秀的中国文化在动画片中得以体现,弘扬国外,而且还提升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变了发展方式、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动画产业,已经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综述主要以“动画片”“”“教育价值”“熊出没”等关键词为切入点,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我国动画片的发展进行总体性的回顾总结和反思。
(一)核心概念界定
动画片
“动画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美术片的一种,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段画成许多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而成。动画是美术与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结合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孕育出的综合性很高的多元化艺术门类一动画与电影属于同一级别的范畴,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2011,姚忠礼)不管对动画片的定义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其中有三点不会变:动画片的原形是不具有动感图画;成形的动画片是会动的图画;这两者间转变的手法是对图画的逐格拍摄。这样,我们可以说,动画片就是那些通过逐格拍摄手法赋予图画动感的影片。(2013,蒋万宇) 动画片数量多,内容丰富,但经过仔细研究,它们都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按照动画片的传播途径划分,动画片分为电视动画片和影院动画片;(冯文,孙立军,2006) 电视动画片是为了在电视上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片,一般是几十集的长篇。影院动画片是为在影院上映而制作的动画电影,一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影院动画往往是大成本制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本文中研究的动画片就是指在电视上播放的系列动画片——《熊出没》。
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教育价值是教育作为客体对教育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2002,王卫东)本文中教育价值的主体是儿童,客体是指动画片《熊出没》的教育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动画片《熊出没》具有的教育价值。
(二)文献综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