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博物馆公共教育研究——以“馆校合作”模式为例文献综述

 2024-07-23 23:19:43
摘要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公共教育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馆校合作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博物馆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推动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发展。

本文以“当代博物馆公共教育研究——以‘馆校合作’模式为例”为题,首先阐述了博物馆公共教育和馆校合作的相关概念,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其次,文章探讨了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实施路径,包括合作模式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训,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最后,文章提出了以“馆校合作”模式推进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旨在为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教育;馆校合作;实施路径;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1.1博物馆公共教育博物馆公共教育是指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以其馆藏资源和展陈环境为基础,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开展的旨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提升公众文化素养的教育活动。

它是博物馆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公众了解历史文化、接受审美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


#1.2馆校合作馆校合作是指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建立的一种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共同开发课程、组织活动、培训师资等方式,将博物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二、研究概况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的不断强化以及“馆校合作”模式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