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阎连科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文献综述

 2022-08-30 11:11:21

论阎连科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阎连科《丁庄梦》和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对比阅读

摘要:阎连科作为当代文坛上颇具才华的优秀作家,被看作是这几年“中国文学绕不过去的人物”,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登文坛至今,创作了众多文学作品,而对阎连科小说内容、主题内涵的研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便不曾间断。大部分学者在研究阎连科小说主题内涵时更多是对阎连科作品自身主题内涵的研究,抑或涉及与张炜、余华、刘震云等作家作品主题内涵的对比研究,但是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中外作品的对比研究也较为缺少。笔者以《丁庄梦》和《失明症漫记》的主题对比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探究阎连科和萨拉马戈在人性叙述角度的异同,阎连科小说创作中对人性的普遍思考以及在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现实改变对作家创作带来的影响,探讨阎连科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希冀能为阎连科小说主题研究再添新例。

关键词:《丁庄梦》;《失明症漫记》;人性;现代文明

一、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自阎连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登文坛至今,其创作了众多的文学作品,而其作品亦大致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两程故里》为代表的创作,第二阶段则主要创作了东京九流人物系列、和平军人系列、瑶沟系列,第三阶段则以耙耧系列为主,有《年月日》《耙耧天歌》《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等。对阎连科的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崭露头角便开始了,并且随着阎连科作品争议性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学者加入到对阎连科文学作品和个人的研究、探讨的队伍当中,至今从未停止。

2001年,郜元宝的《论阎连科的“世界”》,对阎连科笔下的“耙耧世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并以《年月日》和《日光流年》为例,与杨争光、张炜、余华等作家对比分析,对阎连科笔下的权力关系结构、人与土地关系及涉及的实际的社会历史含义、阎连科“世界”的双重逼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表述出阎连科在很大程度上对权力合理性的认同,指出“阎连科写权力,并不涉及善恶,也与乡野以外的权利结构无关,只显示本能的欲望和近乎尼采所谓的意志冲撞。一定要分善恶,倒是善的成分居多。”权力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是从权利产生和权力运作两方面显现的。阎连科用他的权力关系结构他的小说“世界”,又用“世界”来范围这种权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