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在lt;汉语大词典gt;修订中的价值》文献综述
摘要:《汉语大词典》是我国权威性的大型历史性辞书,为众多学者进行汉语研究提供了可信语料。但受编纂时的时空限制,《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不可避免地存在疏漏。应时代变迁的要求,历来不少学者都在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补正做出努力。敦煌变文自被发掘以来,以其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语料价值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敦煌变文中同素异序词的探究分析,对《汉语大词典》中同素异序词存在的词条失收、书证滞后、义项遗漏、孤证待补等四个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正建议,为保持《汉语大词典》的权威性和先进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为了使读者们能更方便地利用《汉语大词典》进行学习研究。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
一、选题缘由:
同素异序词,顾名思义,“同素”意指构成词汇的语素相同,包括语音和语义皆相同,“异序”指的是两个词中的语素顺序正好颠倒,这样的“双音节词”我们就称之为“同素异序词”。在学界,这类词还有诸多其他的名称,例如“同素逆序词”、“颠倒词”、“逆序词”等等,本文采用“同素异序词”,是因为这个称谓能更明确地体现该类双音节词的表面特征。
同素异序词的发展源远流长,马显彬通过对古代同素异序词的研究状况的观察提出“古代同素异序词的各种类型已经相当丰富,同素异序词在古代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是到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姜黎黎在《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综述》一文中亦指出“早在《诗经》时代,同素异序词已经产生”。同素异序词在历史更迭中不断发展,时至今日,仍有大量同素异序词被人们广泛使用。同素异序词是整个汉语词汇系统中既特殊又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现代汉语,体现了汉语构成中语素与语素之间的灵活性,更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文本语言的修辞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作为我国目前为止最权威的一部历史性汉语辞书,收录了大量同素异序词,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汇总价值。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词典》在同素异序词的编纂方面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义项遗漏、孤证待补、书证滞后、词条失收等疏漏。而在二十世纪于敦煌石室中被世人发掘的敦煌变文,共收录了同素异序词两百余组。敦煌变文长期处于封存状态,其丰富的内容和较高的可信度赋予了敦煌变文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语料价值,其中所包含的两百余组同素异序词也给《大词典》同素异序词的修补编订带来重大的借鉴价值。
本文以敦煌变文中两百余组同素异序词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对《大词典》修订的意义,以期对《大词典》的修订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