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情爱模式·“光”的意象——《原野》与《寒夜》的比较阅读
摘要:
曹禺的剧作《原野》和巴金的小说《寒夜》虽然在创作上不存在影响关系,但二者在“婆媳矛盾”、“情爱模式”、“光”的意象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部作品的成功都在,人物心灵世界的体贴入微的描摹和展现,在于对人性的审美把握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在于其主题、背景的普遍性意味的时空超越性。通过对二者作品的比较阅读,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美学价值,认识文学创作的规律。
关键词:婆媳矛盾 原野 寒夜 意象 情爱模式
前言:
《寒夜》与《原野》这两部作品都对婆媳关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写。尤其是语言描写与心理描写把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现的栩栩如生,透过这些家庭矛盾冲突,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婆媳矛盾的产生的原因到底有哪些,从而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化解婆媳矛盾奠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特以巴金《寒夜》与曹禺《原野》为例来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婆媳矛盾的因素以及这两个家庭婆媳矛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这两个家庭婆媳矛盾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单亲家庭的“恋子情结”与“恋母情急”模式,加上两部作品中“光”的意象,为作品赋予了更为具体化、生动化的气氛触觉。平行研究室比较文学学科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阅读,可以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使各自的特点更为鲜明,特色更为突出,也更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和更深入理解作品所带有的价值。
- 婆媳矛盾的比较
在《寒夜》中: “在婚姻问题上,汪母认为曾树生与儿于汪文宣的结合不合法,是姘居,因为没有履行封建婚姻的固有程序。汪母认为曾树生应恪守“三从四德”的封建妇道。做个贤妻良母.不应该跟丈夫以外的男性交朋友。在生活问题上,汪母讨厌曾树生打扮,认为这是有意勾引男人。在《原野》中也同样明显,花金子与焦母在思想行为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主要体现在婚姻问题,生活问题上。在婚姻问题上,花金子追求婚姻幸福,要求平等。在生活问题上,金子强调着生活享受。所以在焦家中,焦母对花金子的大红袄,黑缎裤、包金镯子、白银戒子的态度是恨恶的,这些问题都是婆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学者康泳表示: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和曹禺的三幕剧《原野》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婆媳关系的不和,这也是造成两个家庭悲剧命运的一个原因,在新旧思想交替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由于婆媳之间新旧思想的冲突、守寡母亲对儿媳的嫉恨以及儿子的软弱,最终导致了家庭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这两个家庭的不幸,也是当时千千万万个家庭共同的不幸。
学者刘传霞表示:婆婆与媳妇分处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社会时代使婆婆与媳妇所接受的思想教育迥然不同。老一辈思想比较保守,行为比较节俭。而新一辈思想则相对开放,行为比较讲究科学实际等等。当这新老两代人撞击在一起,且双方又无任何感情基础的时候,矛盾就极为容易爆发。不论是《寒夜》还是《原野》,时代让母亲与媳妇之间在在思想,行为上造成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她们彼此都不能容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