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地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文献综述
摘要: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对以往以来以时间为线索研究的文学史是一种良好的补充。如今一部分学者都致力于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充实文学地理学。笔者就选取兰亭雅集这一千古盛会为事件定位,以王羲之为首的名士们为人物定位,以会稽这个文化蕴藉的地方为地点定位,希冀能为文学地理的实证再增新例。
关键词:文学地理;会稽;兰亭集会;王羲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学地理”这一概念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首次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地理学的身影活跃于研究领域。2011年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广州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举办,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的学科被学界所认可,也涌现了诸如曾大兴、杨义、刘跃进、邹建军、梅新林等一批研究学者。如今,文学地理学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举办地不仅位于中国,而且涉及日本福冈市。诸位学者在学科建设、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区域文学地理研究方面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理论与学科建设方面,杨义先生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命题以及关于黄河与长江文明之间的“太极推移”理论都令人眼前一亮。曾大兴在《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江西社会科学)上明确提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1]8文学地理学将在空间维度上与时间维度上研究的文学史形成并重之势。
曾大兴在《文学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一书中指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一、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二、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性与地域差异;三、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12可以说,文学地理学有着相丰富的研究内容。像夏汉宁主编的《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宋代江西文学家族研究》、《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图》等一系列书籍就定位在了宋代江西,做出了完善的研究。像杨义《屈原诗学的人文地理分析》(北方论丛)、《李白诗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分析》(文学遗产)则是从文学创作主体入手进行研究。像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途径》(商务印书馆)则双向辨证看待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杨义提出的将关注点聚焦在少数民族上,研究其“边缘活力”,也是一重要命题。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文学家族、文学作品、文学流派、不同的文学地域等,而鉴于文学地理仍是个年轻的学科,在研究对象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急需研究。而在笔者选取的兰亭雅集方面,研究集中在与金谷集会的比较上;在王羲之的研究方面,则是一面倒地研究其书法美学的成就,对其文学创作的分析与研究几乎没有。
主要研究成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