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在此之前,对左拉小说的研究数目较多,研究的重点也比较广泛,如张弘、靳力《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左拉的lt;实验小说论gt;》、曾繁亭《“真实感”——重新解读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论》等,高建为的《论自然主义诗学的性质及其与现实主义诗学的区别》一文,着重比较了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诗学的不同。陈晓兰的《左拉小说中的巴黎空间及生态表现》一文,由“生态主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巴黎这个城市的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另外,还有对家族系列整体的研究如何孔鲁《论左拉的“实验小说”lt;卢贡·马加尔家族史gt;》,针对单部小说的研究如何孔鲁、葛崇烈《略论左拉的lt;妇女乐园gt;》,刘萍《左拉的“真” ——从小说lt;娜娜gt;谈起》,李小驹《重新评价左拉lt;小酒店gt;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但未有找到与家庭系统理论相关的研究。
至于家庭系统排列理论,此前多在心理学学科的范畴内探讨,如芮莲莲、卫佳《浅读lt;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gt;》及傅启倩《浅析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中的家庭观念》是在理论的角度对家庭系统排列做了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操作方法的阐述,其他还有较多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个案分析,比如有关家庭系统与青少年成长、抑郁症治疗等等,较少拿来与文学作品相对照,目前只发现三篇与此相关的文章,郭静的《对错都是为了爱——lt;西厢记gt;中的家庭系统连接》“用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分析《西厢记》中的人物矛盾,并以此探讨家庭连接对人的情感判断会产生的哪些影响”;尹馨《从家庭系统的视角解读苔丝的成长历程》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从苔丝的家庭结构及其封闭式家庭系统两方面来解读她日益发展起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但两者由于文本较少,阐述都比较简略。另有顾悦《超越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心理学与文学批评》一文,聚焦于家庭系统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结合现状,用解释理论本身并结合诸多作品的方法,旨在推动两者的结合研究,消除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文学研究领域的垄断地位。但这三篇也都是根据家庭系统理论进行的研究,没有细化到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上,因此基于此理论的文学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目前还比较空白。
参考文献
著作:
[1][德]伯特bull;海灵格,根达bull;韦伯[美]亨特bull;博蒙特.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M].张虹桥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德]伯特bull;海灵格.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M].霍宝莲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3][德]伯特bull;海灵格.心灵活泉:海灵格系统排列原理和发展[M].霍宝莲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4][德]伯特bull;海灵格.在爱中升华[M].林逸芳,曾立芳,廖文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5][法]左拉.萌芽[M].悅受禧,刘煜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