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与世界想象文献综述

 2023-08-23 16:28:58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徐则臣小说的运河叙事与世界想象》文献综述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曾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项。2019年他凭《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70后作家。徐则臣的小说形成了系列创作,建构起鲜明的“花街-北京”文学地理坐标,从徐则臣的 6 部长篇小说来看,就有5部 (《午夜之门》《夜火车》《水边书》《耶路撒冷》《北上》) 是以 “花街”为背景或者以花街人事为主要内容。这一系列写作具有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学地理坐标,以整体的视野反观淮安段运河故事的发生不同于上世纪刘绍棠扎根北运河段书写的农村故事,在当代相对式微的运河题材创作中,形成了个人较为成熟的风格与创作特色,对这一领域有效补白与拓宽。本课题关注徐则臣近年以运河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拟从文学地理学视域分析《耶路撒冷》和《北上》中的运河叙事及其运河叙事折射世界想象的现实关怀。

  1. 徐则臣小说创作研究

随着作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内对徐则臣小说的研究才逐渐丰富,但放眼国外批评家则鲜有论述。纵观国内对徐则臣小说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是进行题材、主题研究的。

就题材研究分类,邵燕君在《徐步向前——徐则臣小说简论》中用“三分法”分别从“京漂”“故乡”“谜团”三方面进行创作归类与阐述,认为“京漂”系列关注了身处故乡和北京双重背景下人的身份焦虑和精神困境;“故乡”系列偏重记忆和想象,在这一系列建立的“花街”版图多叙述成长记忆,同时指出当时的“花街”创作没有进入具体的历史背景缺少个人化经验;“谜团”小说系列则进行了创作的新尝试与探索。这样的分类奠定了后续研究者研究方向,从三分法的角度对徐则臣小说进行综合评述是研究其创作时常用的方法。

在“三分法”的基础上,不同论文也进行作品综合研究探讨三类叙事的主题意蕴。如对“京漂”系列研究已经较充分,研究身份焦虑、城市移民等主题,而与本课题相关的“花街”系列研究,常被归纳为对“故乡”叙事的延续与“京漂”系列互为参照,南京师范大学江蓉的硕士论文《到世界去——徐则臣小说研究》中就徐则臣小说“故乡”与“他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则臣写作的原乡经验与时代特点。在现有最新的创作综论张相宽的《徐则臣创作综论》一文中还是延续了“京漂”系列“故乡”“他乡”的对位讨论,但将结合近作《耶路撒冷》与《北上》讨论发现“故乡”与“世界”和解的态度变化。

2014年《耶路撒冷》问世,小说被高度评价,淮阴师范学院在2014年专门举办了“从lsquo;花街rsquo;到lsquo;耶路撒冷rsquo;一一徐则臣作品研讨会”进行专门的研讨,各种与之相关的主题研究也很多。邵燕君在《出走与回望:一代人的成长史一一评徐则臣长篇力作lt;耶路撒冷gt;》中指出徐则臣的创作在经历了“出走”与“回望”的游走后,该作认为《耶路撒冷》整合了“花街”系列与“京漂”系列的共同主题。[[1]]这类研究多关注了信仰与救赎的主题,并延伸至代际讨论。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郝敬波的《从大和堂到耶路撒冷:虔诚与悲壮的心灵史叙事——评徐则臣长篇小说lt;耶路撒冷gt;》,该文中注意到了物理空间与小说叙事建构之间的关系,从空间转移的角度,认为大和堂、运河、花街等空间是精神追忆之所,而耶路撒冷是心灵救赎寄寓处,同时关注了文本的文学行旅,在空间视域审视70一代的心灵史。这篇论文从空间的角度解读《耶路撒冷》,尤其是对运河作用的提及可谓触及研究方向的新可能。而学界对徐则臣创作的空间研究此前多集中在“京漂”系列作品,李徽昭的《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一一近三十年乡土文学视域下徐则臣的“京漂”小说》等文章从城市与人的关系、空间地理等角度对徐则臣的“北京”系列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而刘雪娥硕士论文《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对徐则臣当时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空间文本批评。但以上论文对小说中出现的“运河”空间没有集中关注,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8年徐则臣新作《北上》的出版,学界又出现对徐则臣作品研究的新高峰,除了对《北上》进行传统的叙事学分析,对运河这一叙事要素的自觉讨论和将新作与《耶路撒冷》进行对读的方式值得关注。徐则臣在创作自谈《想象一条河流的三种方式》中提出“我在《北上》里把京杭大运河当作主人公来写。在此之前,写了近20年的运河,水与船都只是小说的背景,主人公是河边和水上的人家,是穿行在千里大运河上的一个个人。这一次,背景走到前台,这条河流要成为主人公。”运河的文学空间被建构并成为书写的主体成为徐则臣创作的新质,为此十月杂志也举办了“运河作为镜像——徐则臣《北上》研讨会”,多评论运河的文化意义。杨庆祥的《lt;北上gt;:大运河作为镜像和方法》认为《北上》以大运河为镜像,通过小说人物的多重观察视野来创造性地完成个体和历史的书写,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解读运河文学空间的范式。赵依《新的范式与新的发现》一文从细致的文本分析入手指出了运河题材的书写对中华民族有着精神文明史的探源意义。杨希帅的《历史主义、物的美学与命运共同体》一文探讨了徐则臣两部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和《北上》历史书写背后作者的思考行径,对其博物式写作建构运河空间创作方法深入挖掘了背后的历史态度和现实关怀。这些相关研究主要对运河的文学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表明将徐则臣近作围绕运河叙事进行系统研究具有较丰富的阐释空间,同时可以发现从地理运河的角度对文本再观察的研究还呈空白。因为《北上》之“新”,研究评论文章相对不多,但其精致的运河塑造,多重的叙事结构和厚重的主题内涵等都赋予其广博的阐释空间,相信更多的研究会补充进来。

除了对徐则臣近作专门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徐则臣作为当代文坛活跃的作家,近年与他展开的创作对谈也值得关注。如《运河、花街,以及地方文学》一文专门以徐则臣故乡文化与其创作关系展开对谈,《寻找文学的新可能—联合文学课堂》书中《到世界去》一文也提及作者对文化地理空间的呈现突出了个体“到世界去”的难度。从评论家与作者的直接对谈中可以了解作者写作的直接经验,进而有助于了解的作者真实的文化地理空间。

从以上对徐则臣小说创作文献资料的简单梳理中可以发现,对徐则臣作品的研究中,题材研究的“三分法”梳理了徐则臣创作的不同类型进而进行主题研究的多层面解释,提供了研究方向,但随着《耶路撒冷》、《北上》的相继问世,对作品再依照“三分法”进行大致分类的研究会遮蔽作品广博的阐释角度,因此对其近作的研究也出现多角度的分析路径,尤其对“运河”这一叙事要素的解读也逐渐受到关注,但从运河叙事角度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文本运河描细读,对地理运河的探究仅在创作谈中提及没有深入展开,且这一角度的研究大多是对单篇作品评论,对徐则臣近作进行系统、整体的研究待补充。

对徐则臣近作中流露的鲜明的空间意识解读,从运河这一文学坐标切入,故事在运河上或运河边转移,运河不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参与了叙事与主题意蕴的建构,同时,反观地理空间对徐则臣创作的客观影响影响,而对“地理空间与作家创作”与“文学空间与叙事的建构”这两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与联系需要藉由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文学地理学的方式对徐则臣近作进行研究或许会有更多收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