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通市,古称通州,有着“江海门户”“扬子明珠”的美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通州文学凭着它强有力的生命力,历经几千年直至清代仍光辉闪耀。清代时,诗文集的辑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大量诗文集的出版,不仅有助于研究单个作家的文学成就,而且有助于研究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的作家作品,便于深入考察文学的地域性,准确地反映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文学整体风貌。
如清人杨廷撰的《五山耆旧集》共二十卷,存诗四千三百五十六首,是辑录明代南通诗人最全的著作;还有清代汪之珩刊刻《东皋诗存》四十九卷,辑自宋代以来如皋四百三十七位作家的作品,对研究南通如皋作家的诗文也很大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清代王藻所辑《崇川列朝诗选》,此书规模之大,收录了宋、元、明、清通州三百多位诗人的近九千首作品,分目录、列朝诗选、国朝诗选、补遗四部分,共六十九卷,是一部大型文学综合选集,保存了大量地方文献,可谓是通州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这些辑录的诗文集是南通市重要古籍、研究文学史的珍贵资料,然而却尚未获得关注。王藻所辑《崇川列朝诗选》,历来学者研究只是从这本著作中寻找有关某位诗人的作品,将其当作一本重要的工具书和参考文献来使用,没有学者关注到其本身的研究价值,对其展开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探究其编纂缘起、目的、成书过程以及主要内容等,没有关注到其本身的文史价值。
此次,将最大限度地搜集有关王藻的资料,了解其生平经历及事迹,力求初步还原《崇川列朝诗选》创作的目的、过程等,希望能为清代南通地域文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资料。
研究意义和价值:
《崇川列朝诗选》是南通文人王藻于清末经历数十年编纂的一部南通地方历代诗歌总集,是一部极为难得的研究南通地方文史的文献。对王藻及《崇川列朝诗选》进行初步介绍、研究,是对地方文史研究的一项重大贡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