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张岱作为明清之际独具一格的全能型人才,无论是在文学、史学或是艺术方面,都卓有成就,因其《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更是被人称为“绝世散文家”“小品圣手”,散文最能代表他的文学成就。
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张岱经逢人生大变后的心态变化,并结合张岱的作品对张岱的遗民身份、人生哲学进行探究剖析,以图拨开层层面纱,看一看那隐藏在历史洪流中的张宗子。
《陶庵梦忆》是张岱最为知名的代表作之一,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陶庵梦忆》与张岱的心态表达相互纠缠,不可或缺。
当今学者对张岱遗民情思和《陶庵梦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主旨思想上,对《陶庵梦忆》的主旨进行剖析研究,从而解读张岱的个人思想。
此类研究较多的一是 “忏悔说”,是对现实悲凉的隔世呢喃,如姜贵珍的《自出手眼 隔世说梦——张岱陶庵梦忆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2));一是认为《陶庵梦忆》是一曲时代颂歌,是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是晚明文人审美的自矜,如王海燕的《陶庵梦忆主旨新说》(《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03))。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这也属于张岱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史家追求,“以笔记存史”。
具体篇目上,以《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文章来解读张岱的遗民情思。
此类研究颇为细致,从字里行间来分析张岱的思想情感,如刘蕴娇的《论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意蕴与内涵》(《焦作大学学报》,2015(01))便分析了张岱的故国之思、人格思想、生命感悟。
由点到面上,以《陶庵梦忆》剖析张岱的人生抉择(“处死”“处生”),从而解读张岱的遗民情思,《陶庵梦忆序》为其研究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