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上花列传》以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为主要背景,展现了涉及官商等不同社会层面下的上海风月故事。小说中女性形象丰富多彩,以妓女人物为中心,塑造了与之相关的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物,展现了这种特定环境下不同的女性命运轨迹,发人深思。
现阶段,研究者多倾向于分析小说中典型的环境,解读生存在典型环境之下的主要妓女形象。如曹希霞《海上花列传人物论》(硕士)等对作品中处于晚清时期上海妓院里的妓女形象的命运进行了全面的评述,赵娣《海上花列传中妓女从良心态的多样性》从妓女形象被动的反抗、主动的进攻、痴憨的坚守表露出妓女们从良心态的多样性等,《浮沉在时代大潮中的“海上花”——百年来海上花列传的接受、变迁与经典化探析》分析了妓女命运的悲惨表现社会意蕴。而这些研究大多一味挖掘小说中主要妓女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并未重视这些形象身上体现的复杂的情感。又如陈红《租界文化背景下的芸芸众生——析海上花列传中的人物生存境遇》对特定租借文化背景下的上海及上海人的生存境遇,全面分析了作品中涉及不同领域的人物的典型意义,而并没有着重讨论这些人物间的情感问题。
这些倾向使得现阶段对《海上花列传》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忽视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在特定境遇里所产生的微妙情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身份、地位、性格、态度等各不相同,她们在不同的社会阶层里的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在这之间所呈现的情感也势必是多姿多彩的。了解这些女性形象的情感,对于我们理解其自身命运的发展,作者在她们身上所赋予的深刻内涵等都具有深刻意义,也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海上花列传》起必不可少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海上花列传》标志着现代通俗小说的开端,是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主要反映了社会人生的底层。全文运用平淡自然的写实手法,展现了繁荣的南方半殖民地化都市风景的大致景象。在这幅都市风景的长卷里,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刻画了长三书寓、么二堂子、台基、花洇间等灯红酒绿之地辗转来往的女子的生活百态,她们或是红极一时的妓女,或是委身为奴的大姐,亦或是满腹心计的姆妈,她们或蛮横无理,或温柔可人,或矜持有度,或猥琐怪诞,或贪婪奸诈,或痴傻可笑,她们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这些拥有特定身份的女性处在纷繁复杂的关系网中,她们的情感表现她们的个性又彰显了一定的共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其次,对于分析整本小说而言,解读小说中的这些女性形象至关重要,把握住这些女性形象的情感发展对于我们理解整本《海上花列传》所想要传达的内涵大有裨益,进而帮助我们理解作者“警醒世人远离风月”的旨趣。通过对作者创作方式的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把握《海上花列传》中在清末特定娼妓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的生村状态、精神境界和时代意义等,探索影响女性命运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揭示这些原因中的共性和个性因素,从而感知作品背后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