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句在宗白华诗集《流云小诗》中的投影文献综述

 2023-11-25 09:18:59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宗白华的研究开始重新涌现,2000年以后数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关于宗白华的著作集中在生平介绍、出版汇总、学术思想等方面。生平介绍著作有最早2001年出版的王德胜著《宗白华评传》,和之后2013年出版的邹方著《宗白华评传》,最近又有2016年出版的云慧霞著《宗白华评传》。出版汇总方面,有《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宗白华讲稿》和2008年出版的《宗白华全集》共4卷等。学术思想方面又可分为美学思想、文化精神、诗学研究和艺术学,分别有王德胜《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刘萱《自由生命的创化——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胡继华《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欧阳文风《现代性视野下的宗白华诗学研究》,时宏宇《宗白华与中国当代艺术学的建设》以及2015年出版的张泽鸿著《宗白华现代艺术学思想研究》。发表在期刊上的关于宗白华的短论涉及的范围较广,有佛禅、《周易》、魏晋、书法、绘画、音乐、悲剧、古希腊、莎士比亚、歌德、方东美生命哲学、王船山、虚实观等与宗白华的复杂关系,关于美学的讨论又有散步美学、中西美学、审美教育、审美理想、审美风格、艺境等的不同分类。

在对宗白华的小诗的研究中,有从审美、和谐、宇宙、自然、中国古典诗歌等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的文章,也有从哲思、佛禅、生命意识、江南文化、少年中国等出发分析其思想价值的文章。虽然涉及范围较广,但仍有可以延伸的空间。罗振亚在《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中提出周作人和泰戈尔只是作为两座“文化桥梁”,论述了俳句对“小诗”的精神浸染和形式引导,其中拿宗白华的小诗当作例子,这启发我将日本俳句的元素作为宗白华小诗的特色进行分析。另外,在陈琬柠的《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研究》中也已经有将宗白华小诗与日本俳句艺术特色进行比较的初步分析。

在论述宗白华小诗的艺术特征时,研究者似乎倾向于承认其中东方与西方的交缠,其中西方的阐述主要集中在德国哲学和歌德,东方主要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五四时期的青年组织。如果结合时代分析小诗发展的潮流,不免让人好奇日本俳句的身影为何不曾在宗白华小诗的解读中作为主题出现过。宗白华在《我和诗》中曾表白他的小诗“和日本的俳句毫不相干”,可是真的竟毫不相干吗?这是本文写作需主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一番比对后可以对宗白华诗作的东方性有更完整的呈现。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在对《流云小诗》中的每一首诗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找出俳句在其中潜伏的身影。对宗白华诗作的词汇、结构形式、主题进行细致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找出宗白华小诗的形式特色、思想特色与日本俳句的关系。

三、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