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区居民小区广场舞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31 11:01:04

文献综述

1.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 90 年代以前,许多人还对广场舞感到格外陌生,但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广场舞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态势迅速在我国蹿红。不管城市抑或农村,在大大小小的文化广场甚至开阔地上,一一涌现了一群群练习广场舞的群众。起初学习对象以退休老年人为主,但广场舞以其独特的魅力渐渐征服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群。这一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广场舞“遍地开花”的原因及如何使其走向规范化、规模化,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舞蹈,更呈方兴未艾之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主要是指集表演性、自娱性、锻炼等为一体,并以热情欢快的表演内容,特殊的表演形式,集体表演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舞蹈。据我国的艺术史学家考据,人类最最产生的艺术便是舞蹈,而广场舞起源于社会与生活,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广,将其推崇为舞中之母,也是当之无愧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场舞的形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演进,随着广场舞在方大群众中的渗透,其也对群众文化的长效、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初开始,广场舞大量辐射到城市农村,并蓬勃发展。特别是2002年,排舞进入我国,与我国传统的舞蹈想融合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广场舞被誉为是继广播操之后,中国第二大全民参与的、时尚健康的、与国际接轨的、颇具时代特征的文体健身活动。2005年开始的创文创卫活动,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全民健身活动,更是推动了广场舞的传播。目前为止广场舞蹈的内容与风格,从民族的到世界的,形式日益多样,已经形成了“原生态的舞蹈、踏歌型的广场舞”等多种类型。

广场舞蹈悄然发生的大变化,广场舞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乡村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同时给予了广场舞新的内容。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舞蹈。初期阶段,参加广场舞蹈的多为老年人,后来逐渐有中年人参加进来,而到了近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也纷纷加入到了广场舞蹈的队伍中来,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良好局面。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广场舞这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普及、深入,影响力越来越大,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①明确南通市崇川区社区广场舞活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②加强南通市崇川区社区群众对广场舞的认知,探究其对广场舞的接受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