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受到重视。1954年颁布实施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报告中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大学生,首先上好每周两节体育课,同时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适当组 织学生参加运动竞赛,有条件的学校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在总则中把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 由国家的重视程度看出,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学校生活主要是学习上课,但不仅仅是上课,还应包括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在学校除了上课以外,参加一些诸如文娱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将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由此来看,课外体育活动同样担负着身心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小学生作为“健康中国2030”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目标的关键。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应试教育观念等因素影响,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同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文件减少在校时间导致下午放学时间提前,“三点半难题”应运而生,小学生课后教育托管问题已经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当前,传统一元教育服务供给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多样化课后托管需求。建立、完善创新性课后教育托管模式,充分发挥课后托管多重功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教育潮流。
2.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知识丰富,再加上生活的需要。2002年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后经修订,正式用于指导各级学校开展学生体育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在校园体育教育的课外体育活动,依然处于教育和管理的盲区,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从事实出发,以研究南通市崇川区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为目的,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 分析崇川区的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并加以分析,总结出南通市崇川区的小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原因。方便今后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为如何发展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