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学快消品绿色物流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近十几年来,我国电商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急速发展。而物流行业的急速发展加速了对资源以及环境的消耗,在资源消耗的同时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因此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环境为导向,对已有的传统物流体系进行改革。而绿色物流体系以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为目标,一经提出便引起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而“快消品”因其使用寿命短,消费频次高的特点,在物流运输总量中的占比极高,因此对其绿色物流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国内几个典型电商平台针对快消品绿色物流所采取的措施(包括1.苏宁易购的“共享快递盒”模式。2.菜鸟驿站的“菜鸟回箱”计划3.京东的无人机配送计划)进行分析。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电商物流的“包装”和“运输”两大模块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德国“绿点”计划的成功之处,提出较为完善的“快消品”绿色物流运营模式设想。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绿色物流; 快消品
生态经济学:
国外: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Mekenzie首次将植物与动物生态学的概念运用到对人类群落和社会的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生态学的名词。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美国由于滥用杀虫剂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揭示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此后,大批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著作问世,最终发展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生态经济学。于1966年,Boulding发表了《一门新的学科——生态经济学》,
在反传统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式诞生。
在此之后,大量研究成果涌现,如1.美国弗雷特斯教授的《动态平衡经济论》提出:必须有目的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在某些国家内暂停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增长,以保持一种动态的经济平恒。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米都斯在《增长的极限》中指出如人类继续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将在100年内的某个时刻发生不可逆的瓦解。且指明人类出路在于:保持人口动态平衡,人类自我限制增长;保持资本拥有量的动态平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3.由挪威“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他们需求的能力。4.由IUCN,UNEP,WWF于1991年共同发表的《关系地球:一项持续生存的战略》中提出持续生存的几大原则:①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②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③把不可更新资源的损耗减到最小④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习惯⑤促使社会关心他们自己的环境⑥为综合发展和保护提供国家的框架⑦创立一个全球联盟。
总结来看,这些年西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拓宽了人们的认识:①系统观和系统目标的扩展②人类系统进化的观点③有活力技术进步的观点。
国内:我国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1980年以前,该阶段为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时候国内自然科学家开始接触生态经济问题,先后发表了一些描述和揭露生态经济问题的文章,但尚未深化到理论阶段,国外的著名理论也开始传播到中国。2.第二阶段为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1980年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倡导要加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发起召开了座谈会,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研究的任务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等。使政府和学术界对生态经济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层次。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成果是建立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其内涵为:①生态与经济双重存在②经济为主导,生态为基础③积极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